软组织肉瘤是起源于间充质组织的一组异质性恶性肿瘤。转移性肉瘤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细胞毒药物阿霉素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然而,其预后仍然很差,仅有15-18%的患者达到了客观疗效,中位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4-6个月和16个月。
虽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抗体,目前在多种实体肿瘤包括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取得了惊喜的疗效,然而SARC028研究和其它一些早期研究结果则显示,除了一些特定的亚型如多形性未分化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等,对于PD-1抗体较为敏感,其他亚型的肉瘤对PD-1抗体尚无反应。随着PD-1抗体联合其他治疗方案应用于各种实体肿瘤的治疗越来越多,在软组织肉瘤中探索最佳的联合方案也成为目前的研究前沿。
张星教授团队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并结合药物靶点筛选的方法,发现在脂肪肉瘤等一系列亚型的软组织肉瘤中存在HDAC基因家族的扩增,首次在软组织肉瘤中尝试应用表观遗传学药物HDAC抑制剂西达苯胺联合PD-1抗体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取得了良好的客观缓解率和生存率。该团队还发现西达苯胺通过激活转录因子STAT1从而调控PD-L1组蛋白乙酰化水平进而诱导软组织肉瘤中PD-L1的表达上调,另外西达苯胺联合PD-1抗体能诱导肿瘤微环境内CD8+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浸润,减少MDSCs免疫抑制细胞的浸润,从而促进肿瘤消退,提高小鼠模型的存活率。该研究发表在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原文链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目前张星教授团队也正在开展一项探究西达苯胺联合国产PD-1抗体特瑞普利单抗在复发及晚期软组织肉瘤的单臂、二期临床试验(NCT04025931)。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星教授为论文最后通讯作者,北京积水潭医院牛晓辉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翼鷟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临床博士后阙旖、生物信息平台张小龙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简介:
张星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生物治疗中心和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病区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化放疗学组组长,广东省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主任委员,CSCO 软组织肉瘤诊疗指南编写副组长和执笔人,广东省医师协会骨肿瘤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细胞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抗癌协会靶向与个体化治疗专委会委员,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细胞治疗质量控制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委会常务委员。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主攻研究肿瘤新靶点和免疫治疗机制。是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重大专项、863项目基金的研究骨干,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牛晓辉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肉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CACA)肉瘤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理事。国际保肢协会(ISOLS)常务理事(board member),亚太骨与软组织肿瘤学会(APMSTS)常务理事,东亚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作组(EAMOG)前主席、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专业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骨肿瘤专业组副组长。同时担任《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副总编辑、担任《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山东医药》等10余家期刊编委。担任《Annals of Medical and Health Sciences Research》《BMC Cancer》《Cancer Investigation》《J Postgrad Med》等SCI期刊审稿专家。
张翼鷟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主任。华南国家肿瘤学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血液病转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秘书长;CSCO 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常委;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儿童及青少年学组常务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第四、第五届);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CSCO中国抗白血病联盟委员;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学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血液学杂志》通讯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