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热门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020-87343170
传真:020-87343170
E-mail:zhuxf@sysucc.org.cn pengmin@sysucc.org.cn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651号二号楼(越秀院区)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九龙大道腾飞园F座(黄埔院区)
邮政编码:510060

牟永告教授团队与宾大Yi Fan教授课题组合作关于脑胶质母细胞瘤的机制研究在《自然 通讯》杂志发表

2019/1/7 10:19:21  来源:   阅读数:2119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过半数是WHO IV级的胶质母细胞瘤。手术、化疗、放疗是目前恶性胶质瘤传统治疗方法。由于大多数恶性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组织无明显分界,所以单靠手术无法根治。术后一般都辅以放、化疗,但因为放射剂量限制及放疗抗拒,其临床效果不佳。对于化疗,尽管替莫唑胺的出现被称为近40年来脑胶质瘤化疗的最大进步,但其整体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因此恶性胶质瘤的预后极差,成人恶性胶质母细胞瘤规范化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期仅14.2个月。最近去世的美国参议院议员约翰-麦凯恩也是因为胶质母细胞瘤,从2017年7月确诊到今年8月去世,总生存期也只有13个月。
 
  对于胶质母细胞瘤,在抗血管生成和靶向治疗领域,目前仅有贝伐单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在2009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复发的胶质母细胞瘤,但是在2014年2月,在新英格兰杂志同时发表了两项研究贝伐单抗在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一线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包括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主导的RTOG 0825和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附属医院主导的NCT00943826临床研究,都发现贝伐单抗对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只能延长3个月左右的PFS,中位PFS从7个月延长到10个月,而未能延长总生存期(中位生存期仅16个月左右)。
 
  胶质母细胞瘤的血管生成异常丰富,对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抵抗或者疗效不佳,其中必定存在某种机制。从2015年开始,牟永告教授团队、张振峰教授团队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Fan Yi教授团队合作研究胶质母细胞瘤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抵抗的研究,我们发现在胶质母细胞瘤微环境中存在的肿瘤相关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的间质化的趋势,而间质化的血管内皮细胞主动下调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表达,但同时又利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激活后下游的信号通路来维持自己的间质化以及血管生成的能力,利用药物联合靶向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在小鼠原发胶质母细胞瘤模型上能够有效杀伤肿瘤并延长生存期,这项研究提示了联合靶向VEGFR和PDGFR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有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巨大潜力。

  2018年8月27日,中肿牟永告教授团队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Yi Fan教授合作在《自然·通讯》(影响因子12.353)上在线发表了题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介导的间充质转化致使胶质母细胞瘤血管内皮细胞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抵抗” 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胶质母细胞瘤内肿瘤相关血管内皮细胞通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相关机制促进自身的内皮-间质转化以及诱导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抵抗的具体分子机制,进一步揭示了联合靶向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应用前景。

    

图1.脑胶质母细胞瘤内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促进了肿瘤内血管内皮细胞从上皮样细胞向间充质样细胞的转变,促使了肿瘤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抵抗

      Fan教授表示,此项研究提示胶质母细胞瘤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疗效不佳的原因是因为治疗靶点上的缺陷,而不是抗血管生成治疗方向的问题,提示进一步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将有希望产生激动人心的胶质母细胞瘤治疗效果。基于这项合作研究的结果,团队有望开发新一代的抗血管治疗方案、用于包括胶质母细胞瘤在内的多种实体肿瘤临床治疗。

 

相关链接:

PDGF-mediated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 renders endothelial resistance to anti-VEGF treatment in glioblastoma

  

通讯作者简介:
  Yi Fan: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及肿瘤放射治疗科教授。Fan教授2009年毕业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获病理学博士学位。在克利夫兰临床中心(Cleveland Clinic)完成博士后训练后,于2013年受聘于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医学院,任终身制助理教授,同时执教于神经外科系及放射肿瘤系。其独立领导饿实验室致力于开发新的癌症疗法,包括靶向肿瘤干细胞的疗法、抗血管治疗和免疫治疗。近五年其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Cell,Cancer Cell,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专业期刊。参与编写经典著作《Youmans and Winn Neurological Surgery》第七版及《Glioblastoma》等专著。2017年获得分别由美国抗癌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和美国国家脑肿瘤协会(National Brain Tumor Society)颁发的Judah Folkman奖和Sharpe奖。2018年获得分别由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和北美心血管组织(North American Vascular Biology Organization)颁发的革新项目奖(Innovative Project Award)和Springer奖。

  张振峰: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兼广医二院番禺院区微创介入科负责人;分子影像实验室PI。是广州医科大学2017年第三层次“南山学者”、2016年“高层次”引进人才;中山大学2013年“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影像实验室PI。

  牟永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兼职:广东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外科学基础与临床分会委员等。从事神经外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28年,一直致力于神经肿瘤临床及基础研究。2007年香港、台湾等地、2009年美国M.D.Anderson研修。培养硕士、博士十余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Neuro-oncology, Journal of Neuro-Oncology, 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 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Cancer Research and Management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GLIOBLASTOMA》和《神经系统肿瘤》等著作,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三项。
  专业特长: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手术、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脑转移瘤基础与临床。

上一篇: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科学家发...
下一篇:武远众、康铁邦团队发现膀胱癌治疗新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