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热门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020-87343170
传真:020-87343170
E-mail:zhuxf@sysucc.org.cn pengmin@sysucc.org.cn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651号二号楼(越秀院区)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九龙大道腾飞园F座(黄埔院区)
邮政编码:510060

徐瑞华团队揭示结直肠癌潜在药物靶点,JNCI在线发表

2019/1/7 9:59:28  来源:   阅读数:3016
       2018年12月8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课题组在国际著名肿瘤学杂志JNCI(IF=11.23)发表题为“MTHFD2基因调节结直肠癌氧化还原代谢的作用机制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论文。(原文链接请拉至文末点击阅读原文)。

       徐瑞华教授为文章的通讯作者,鞠怀强副教授、鲁运新博士和陈冬良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该研究揭示了叶酸代谢通路在结直肠癌应对氧化应激及防御活性氧损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分子机制,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药物靶点。


你所不知道的肿瘤微观世界
  包括结直肠癌在内实体瘤在快速增殖的过程中,由于肿瘤细胞周围血管生长滞后,导致肿瘤局部组织中形成缺血缺氧微环境,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另外,在肿瘤发生远处转移时,上皮细胞脱离细胞外基质的过程也会伴随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肿瘤细胞中的活性氧是一把“双刃剑”,适度升高的活性氧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而活性氧过度增加能引起蛋白质和脂质分子氧化损伤,进而诱发肿瘤细胞死亡。

活性氧水平主要决定于活性氧产生和抗氧化系统的动态平衡,而还原型辅酶Ⅱ(NADPH)是细胞内抗氧化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作为还原性谷胱甘肽的辅酶在细胞应对氧化应激防御活性氧损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阐明肿瘤细胞及肿瘤微环境中还原型辅酶Ⅱ代谢的调控机理,开发靶向代谢通路的治疗策略,对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肿瘤代谢异常与肿瘤恶性程度、转移和耐药等特点密切相关,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近期,徐瑞华课题组在肿瘤代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发现(Cancer Res, 2018; Nat Commun, 2017; Oncogene 2017, Theranostics, 2016),重点阐述了消化系统肿瘤能量代谢和氧化还原代谢异常调控的新机制并筛选了多个潜在的药物靶点。

徐瑞华课题组此次的研究,通过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生成还原型辅酶Ⅱ的所有基因的表达情况,证实叶酸代谢通路中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2是维持结直肠癌还原型辅酶Ⅱ稳态的关键基因。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叶酸代谢通路中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2在维持结直肠癌细胞内的NADPH稳态及防御活性氧损伤,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及调控机制;同时通过体内外实验证明MTHFD2可作为结直肠癌新的预后预测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其抑制剂具有潜在的药物开发价值。

相关链接:

Modulation of Redox Homeostasis by Inhibition of MTHFD2 in Colorectal Cancer: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通讯作者简介
 徐瑞华,内科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Cancer Communications》主编,南粤百杰。长期从事消化道肿瘤个体化治疗领域及抗癌药物研究,在消化道肿瘤的转移与转归、化疗药物耐受及其机制和优化临床治疗等方面具有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发表通讯作者 SCI 论文150余篇,代表性论文发表于Nat Mater、Lancet Oncol、JCO、Gut、Hepatology、Cell Res、JNCI、Clin Cancer Res等权威杂志。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重大专项等多项基金。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2016年、2018年)等科技奖励。

上一篇: 牟永告教授团队与宾大Yi Fan教授...
下一篇:我中心张力教授作为国内第一人在ASC...